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儿童焦虑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学前教育论文发布时间:2019-09-07 10:25:10浏览:

   摘要:儿童焦虑是儿童对周围事物感受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 长期处于高度焦虑状态的儿童在问题情境中易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最终影响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影响。 儿童焦虑具有普遍性、危害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并且受遗传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建议从父母和教师层面,配合儿童心理特点对儿童焦虑进行疏导和治疗,以杜绝焦虑症的产生。

  关键词:儿童; 焦虑症; 情绪障碍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6390(2019)03 - 0085 - 04

通识教育研究

  《通识教育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儿童焦虑是儿童对周围事物感受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 儿童一般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引发焦虑的情境,如和家长分离、学习紧张、被师长批评等,但如果其焦虑程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并经常伴随恶心、呕吐、肚子疼、失眠等病理或异常状态出现,不仅会严重影响儿童当时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可能使其今后在遇到问题情境时更容易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的不良情绪,并引发其对所处情境进行敌意归因或不合理解释,最终甚至变成顽固性焦虑性神经症等[1] 。 目前儿童焦虑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儿童焦虑除非严重到一定程度,否则极易被人忽视,因此有必要了解儿童焦虑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适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及时干预。

  一、焦虑的特征

  ( 一) 普遍性

  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约 10% ~ 20% 的学龄前儿童存在焦虑的心理障碍。 从我国目前的心理调查情况来看, 具有焦虑情绪障碍的儿童比例达24. 78% [2] 。 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 Spence 认为,学龄前儿童焦虑障碍可分为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分离焦虑、强迫性神经症障碍、广泛性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据此,本文采用 Spence 学前儿童焦虑量表( 父母报告) 的中文修订版,选择重庆市 4 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焦虑测量,按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性神经症障碍、广泛性焦虑分为 5 个分量表,采用 5 点记分法,将各分量表中所有题项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各焦虑症状得分,得分越高,表明该儿童的焦虑问题越严重,最后用SPSS10 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 Mann-Whitney U 检验, 单因素分析采用 χ2检验。 最终,4 所幼儿园儿童分离性焦虑检出率为23. 05% ,躯体伤害恐惧检出率是 6. 05% ,社交恐惧检出率是 4. 69% ,强迫冲动障碍检出率是 25. 55% , 广泛性焦虑检出率是 11. 52% 。 躯体伤害恐惧和社交恐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由此可见,儿童焦虑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 二) 危害性

  研究表明,高度焦虑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到沮丧、压抑、紧张和恐惧,一到陌生的地方就容易哭闹、害怕与他人交往,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心慌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临床研究还发现,不少焦虑症儿童发病时会出现尿频、气促、恶心、呕吐、头疼甚至晕厥的躯体反应。 从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儿童一上学就晕倒的新闻,这些表现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也会造成巨大伤害。 此外,儿童若是长期处于高度焦虑状态,还可能导致其出现焦虑性神经症等精神障碍,由情境引起焦虑变成毫无理由地长期处于紧张和惊

  二、儿童焦虑的影响因素

  关于焦虑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较为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因素、人格因素、家庭因素。

  ( 一) 遗传因素

  已有研究发现,遗传因素是儿童焦虑的成因之一,患有焦虑障碍的父母,其子女患焦虑障碍的概率通常比较高。 在焦虑性障碍的家族中基因遗传因素可高达 30% ,由此可见,焦虑具有家族聚集性。

  ( 二) 自身因素

  不利的气质维度会导致个体产生情绪困扰或其他的内隐性心理问题,如面对陌生环境表现出过度的行为抑制,这样的气质特征会成为引发儿童焦虑症的危险因素。 相关研究发现:当儿童的气质属于容易型时,会出现较少的内化行为问题;当儿童生活在高冲突家庭中,而其气质又属于困难型时,会出现较多的内化行为问题。

  ( 三)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 儿童的焦虑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它是父母教育抚养理念的行为倾向,与儿童的情感发展息息相关[5] 。 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研究发现:专制型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体罚或者对儿童施加心理攻击,很容易导致儿童焦虑,如果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放任其自由发展,这种教养方式与儿童焦虑也表现出了显著性正相关关系;民主型父母对孩子采用理解关爱的态度,通过讲道理的方式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儿童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性较低[6] 。 另外,家庭氛围是否温暖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也会影响到儿童的焦虑程度,父母不合理的期望、对儿童过多的干预都容易造成儿童不知所措,也更容易使其产生焦虑。 同时,父母之间的冲突也会反映到儿童身上,造成其心理冲突。 因此,有些儿童的焦虑其实是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质量的反映[5] 。由此可见,家庭因素是儿童焦虑的影响因素之一。

  ( 四) 学校因素

  在学校,教师比较关注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少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忽视儿童的情绪波动及心理承受能力,长时间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忽视会导致其产生焦虑情绪。在学校里与同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儿童的焦虑程度。 有焦虑症状和障碍的儿童,往往和同伴关系不好,不容易和同学交往,同时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

  三、应对儿童焦虑的策略

  ( 一) 对儿童的建议

  1. 情绪宣泄法

  儿童面对问题情境,容易出现害怕、紧张情绪或出现哭闹的情况,与其压抑,不如通过合适的渠道宣泄出来。 如学龄前儿童可以通过绘画、游戏等渠道进行发泄,小学生则可以通过写信、写日记、旅游或向亲近的家人朋友倾诉等形式疏导自己的紧张、焦虑。 实在难受的情况下,大哭一场也是一种较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6] 。 总之,儿童的焦虑情绪宜疏不宜堵。

  2. 注意力转移法

  对于儿童来说,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与其陷入不良情绪中,不如转移注意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当学龄前儿童陷入焦虑时,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食物、游戏而忽略自身的不良情绪,小学生则可以培养自身的兴趣,难受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用看电视、听音乐等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3. 运动与社交法

  一方面,运动对儿童肌肉、筋骨和各器官的发育

  1. 教师应注重与儿童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研究发现,对正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学龄前儿童

  来说,与教师迅速建立亲密关系能有效降低其焦虑程度。 当儿童发现虽然离开父母,但幼儿园教师还能够在心理和生活上提供一定的依靠时,其分离焦虑会大大减少。 同时,对低龄儿童而言,教师的喜爱程度是引发其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5 岁儿童对上幼儿园的担忧主要集中在“ 老师喜欢我吗?” “ 老师对我好不好?” 等问题上。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评价、同伴关系、同伴评价与儿童的安全感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接近儿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点,让儿童愿意与教师交流。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获得教师的认同同样非常关键。 因此,教师应该适时地表现出支持和赞赏,当学生有焦虑倾向时,要与其及时沟通,发现问题所在,进行疏导与安抚。

  此外,与儿童进行沟通,要遵循平等原则。 首先教师不能表现得高高在上,引起儿童反感。 其次,儿童的能力、性格、气质各不相同,教师要正确认识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不管是“ 优生” 还是“ 差生”,都要尊重其人格、给予平等对待,否则被区别对待的儿童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本来就有焦虑倾向的儿童可能会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和否定中去。

  2. 教师应关注儿童心理成长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心 理咨询教师来帮助专任教师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8] 。 教师不应只注重儿童的学习成绩,还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当儿童遇到挫折时,要给予儿童积极正面的暗示和评价,激励儿童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要关注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儿童中存在的欺凌现象,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教育欺凌者,另一方面还要教给儿童正确的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及时疏导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 遇到较严重的情况时,还要及时告知家长,和家长、医生配合,让儿童得到及时治疗。 此外,更重要的是教育被欺凌的学生自强自立。 教师应该帮助被欺凌的学生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一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能够自觉摆脱受欺凌的心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逐渐觉醒,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们都可能需要更多的空间,如果这个时候学校和家庭没有关注到这个变化并进行正确引导,就有可能会使儿童更加叛逆而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对于小学高年级

  学生,教师要随时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不能对他们有太多管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自主权。此外,青春期的到来也是小学高年级教师面临的难题。 这个时期的儿童表现得较为敏感和浮躁,教师要注意这个特殊生理时期儿童心态的变化,引导其正确对待生理现象,教给他们恰当处理男女关系的方法,同时可以让家长配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发泄、倾诉和转移等。

  3. 学校应注重给予教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学校除了配备心理健康室和心理健康教师外,还应该要求所有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 总有一些突发情况需要教师及时处理,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儿童更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相对于陌生的心理教师,儿童更愿意对朝夕相处的教师倾诉心声。 因此,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儿童心理学知识,而对于在与儿童相处时曾有过不当言行的教师,学校则应该强制其参加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总之,儿童焦虑具有内隐性、普遍性、危害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除了遗传因素,主要还是受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因素的影响,但目前用量表对儿童焦虑进行评价还不够准确,治疗手段也不明确,因此建议还应该从儿童自身特点入手,让学校和家庭配合,提前预防儿童焦虑的发生。 当儿童焦虑确定发生时,也不要恐慌,更宜采用疏导的方式来缓解和释放儿童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张静,张建端,丰淑娅,等. 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及相关

  因素研究[ J]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12(2):112-114.

  [2] 赵绘. 5 - 6 岁儿童社交焦虑与儿童气质类型的关系的研

  究[ D] .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3] 赵金霞. 母亲依恋状况、 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

  [ J]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18(6):806-808.

  [4] 王美芳,赵金霞,白文. 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的测量

  学分析[ J]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1):24-26.

  [5] 吴航. 家庭教育学基础[ M] .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6] 吴国连,白丽霞. 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关系的探

  讨[ J] .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0):1173-1176.

  [7] 陈琳. 浅谈家庭教育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J] . 当

  代学前教育,2014(1):45-47.

  [8] 秦文波. 幼儿焦虑与同伴接纳、拒绝的关系[ J]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97-899.

《儿童焦虑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儿童焦虑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文章地址: http://www.zhichengyz.com/lunwen/jiaoyu/xueqian/39620.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