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浅谈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农业经济科学论文发布时间:2018-12-14 10:14:51浏览:

  四川藏区是中国五大藏族聚居区(康、青、卫、藏、阿里)之一,康区即四川藏区,是我国五大藏区的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同时,康巴藏族也是整个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有“治藏必先安康”的说法,说明了康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四川藏区作为集民族地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态敏感区于一体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域,是国家和四川省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黄河与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社会稳定的主战场。因此,在新常态下,必须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并助力区域脱贫奔康。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紧贴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脉搏,透视乡镇企业热点,大容量反映乡镇企业动态,及时提供对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有实用价值的信息、经验与知识,迅速把乡镇企业形象推向社会,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主要栏目:特稿、本期观察、本期推荐、专题报道、学习与借鉴、美丽乡村、科技创新、品牌推介、专家视点、农学院、咨询等。

  1 四川藏区农业的发展现状

  四川省藏族聚居区指四川省境内的藏族人口聚居区,位于川、藏、青、甘、滇五省结合部,地处东经97°26′~104°27′,北纬 27°57′~34°21′,面积 24.97 万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 51.49%,居住此处的藏族人口数量仅次于西藏。行政区划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18 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13 个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木里县”),共计 32 个县级行政区域,519 个乡镇(其中,建制镇 61 个)[1]。

  1.1 阿坝州农业现状

  阿坝州紧紧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深入落实中央和省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迅猛,生产基地加速向高半山区、高 寒 牧 区 延 伸 ,特 色 产 业 不 断 壮 大 、效 益 显 著 提升[2]。2014 年,阿坝州农业增加值 11.56 亿元、林业增加值 27.05 亿元、牧业增加值 22.95 亿元。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 7.985 万 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37 万 hm2,总产量达 16.48 万 t;蔬菜播种面积 1.79 万 hm2,总产量达 63.21 万 t。特色产业基地扩面提质,新增农(林)业基地面积 3 467hm2,特色水果产量 15.34 万 t,其中,苹果产量 6.76 万t。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 26 个,全年出栏生猪 38.86万头,年末存栏 33.71 万头;出栏牛 38.10 万头,年末存栏 175.64 万头。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发展家庭农(牧)场 51 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 13 家、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 7 家。建成了一批省级地理标志、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增“三品一标”25 个、名优商标 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居全省前列[3]。

  1.2 甘孜州农业现状

  甘孜州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以“酒、肉、茶、菌、果、蔬、水、药”八类产品为龙头,在“建基地、育企业、出产品、跑市场、创品牌”上下足功夫,有力地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4]。2014 年,甘 孜 州 农 业 增 加 值 达 到 20.10 亿 元 、林 业 增 加 值2.38 亿元、牧业增加值 27.39 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8.42 万 hm2,其中,粮食、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分别达到 7.13 万hm2、6 675 hm2,粮食总产量达到 24.22 万 t,蔬菜(含食用菌)产量达到 20.93 万 t。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20 667 hm2、特色林业产业基地 22 667 hm2,水果产量达 14 089 t,其中,苹果产量 7 842 t,核桃产量 3 941 t。全年出栏生猪 21.66 万头,年末存栏 28.68 万头;出栏牛 46.00 万头,年末存栏 235.47 万头;出栏羊 26.47万只,年末存栏 104.50 万只;出栏家禽 17.63 万羽。扶持龙头企业 67 家,新增新型经营主体 4 740 个。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 154 个,获得地理标志商标 4 件[3]。

  1.3 木里县农业现状

  木里县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 展 ,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不 断 增强[5]。2014 年,木里县农业增加值 23 053 万元、林业增加值 3 526 万元、牧业增加值 23 640 万元、渔业增加值 506 万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5 891 hm2,产量49 771 t;蔬菜(含食用菌)产量 40 063 t;水果产量8 000 t,其中,苹果产量 4 723 t。“木里皱皮柑”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康坞 4 号、康坞2 号核桃分别荣获“大凉山优质核桃”金奖和银奖,木里县荣获“四川省核桃之乡”称号,核桃产量 3 071 t。木里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扎实推 进 省(州)畜牧业重点县建设,鼓励发展一批畜禽规模养殖户。2014 年,出栏生猪 11.36 万头,年末存栏 15.44万头;出栏牛 2.15 万头,年末存栏 11.61 万头;出栏羊8.82 万只,年末存栏 21.09 万只[3]。

  2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交通条件差,制约农业生产及产品销售

  四川藏区尽管位邻云南、西藏、青海等省份(自治区),但到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等大城市的出境通道少,且路况较差,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通村道路等级多在 4 级以下,路窄、弯道多、错车道少,只能通过 20 t 以下的车辆。村以下机耕便民道建设严重滞后,仍有很大一部分农牧民的出行难问题未得到解决,阿坝州仍有 1 000 余个村民小组(寨)、20 多万农村人口的交通运输问题尚未解决,生产、生活运输仍靠原始的人背马驮。已建成的机耕便民道技术等级低,95%以上为简易路面,过载能力低,“断头”路较多,缺乏联结性。

  2.2 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投入缺口大

  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州、县财政极为有限,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四川藏区耕地分布零散,坡度较大,海拔跨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防灾设施和灌溉设施严重缺乏。以阿坝州为例,在州内 81 733hm2耕地中,旱地占 97.6%,中低产地占 82%(其中,瘠薄型占 49.1%),坡度在 6°以下的耕地仅占 12.5%,且 基 本 上 分 布 在 草 地 县 ;坡 度 为 6~25° 的 耕 地 占45.7%;坡度在 25°以上的耕地占 41.8%。46.2%的耕地缺乏氮素,26.5%的耕地缺乏磷,30.4%的耕地缺钾,近 50%的耕地缺硼,耕地地力等级基本在六级以下。整个藏区中低产田土比重大,保灌面积小,仅占耕地面积的 20%以下。基本上,四川藏区农业“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2.3 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才不足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四川藏区由于受交通、贫困、师资力量、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农牧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只能达到初中或小学文化水平,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盲的存在。由于农业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而且大量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就业,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受到局限,制约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本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较少,从事农技推广的基层农技人员少,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短缺和人才不足是长期制约四川藏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集聚资金和人才政策措施还有待完善[6]。

  2.4 农产品生产者市场营销意识淡薄

  一是市场意识淡薄。四川藏区大多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往往是盲目跟风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判断。二是包装意识不强。由于不注重包装,从而导致产品吸引力减弱。三是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农产品通常没有注册商标,而且农产品品牌促销的力度不够,不擅长进行或者不进行广告宣传,导致营销效果不十分理想。四是价格定位不准。农产品经营企业不注重市场调查与预测,在定价中主观性较强,客观上削弱了农产品价格对市场的开拓能力[7]。

  2.5 属于全国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制约了农牧业发展

  在《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四川藏区属于第 6 类生态脆弱区,即“西南山地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性表现为“地形起伏大、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土层发育不全、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受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域生态退化明显”。四川藏区是生态屏障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区域,山地要素灾害频发,对区域自身及邻近区域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8]。四川藏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其农业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制约了其农牧业发展。

  3 促进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四川藏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首先讲保护,其次才能谈发展,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同样必须讲究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保护为发展红线。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适度规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畜牧养殖业,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避免过度养殖放牧出现草原荒漠化。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要利用半农半牧的特点,发展“猪—沼—果”模式的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和深度加工型循环经济,即重点加大以动物性(畜牧业、水产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以植物性(种植业、林业)产品为主的加工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延伸的开发力度。发展其他类型的循环经济,主要是农渔、农林、牧渔、牧林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要特别注重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充分利用四川藏区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干净的土地,减少或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尽量施用生物农药,禁用高毒高残农药,防止土壤污染,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四川藏区特色生态农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抓住外部机遇,实现差异化发展。例如,木里县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下优质农产品产业;丹巴县利用超法国波尔多的生态条件,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汶川、理县、茂县依托距离成都较近的优势,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水果产业;国道 318 线附近县域依托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在红原、若尔盖、理塘等高原县,适度发展畜牧产业与高原粮油、中藏药材产业等。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更要突出产业特色,融入地方独特文化。例如,泸定的红樱桃将泸定的红色文化融入进来,丹巴的葡萄酒庄将丹巴独特的嘉绒藏族建筑结合进来,道孚、炉霍、甘孜等地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藏族文化为特色,藏家乐、牧家乐要体现地地道道的藏族风格。在开发农产品的时候,要瞄准国内外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及来源,错开市场交易高峰,发展错季节农产品生产,如成都市场需求的秋淡蔬菜、提前或延后的水果,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需求的夏季叶菜、中低温食用菌和野生林下农产品。

  3.3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

  根据四川藏区各区域资源禀赋,结合生态农业的产业特点、市场定位、产品特色、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建设项目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尽量将特色效益产业布局在最适宜的生态区,以节约生产成本,生产出高品质、高效益的农产品[9]。立足四川藏区生态特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在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优质高效转化,在主导产业布局、建设重点、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根据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等综合加以考虑,加快和优先扶持优势重点产业发展。

  3.4 提质增效,精品化发展

  围绕四川藏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生产方式,做强做精,重在质量、重在特色、重在形成精品[10]。通过做大做强“川藏高原”、“圣洁甘孜”等品牌,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的转变,加强区域大品牌与小品牌结合,鼓励县域、企业、合作社在大品牌下创建自己独特的品牌,如丹巴康定红葡萄酒、木里康邬核桃、金川雪梨、小金苹果等。要鼓励县域根据本地产业情况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业大县”等品牌,提高县域产业的知名度;鼓励州域、县域面向国家、省申报“产业示范县”、“产业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县”、“美丽乡村”等称号,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园区、合作社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5 农旅互动,产业协同发展

  依托四川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成熟的旅游产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深度体验游,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形式,打造高原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正确处理好农旅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关系,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一二三产业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在优化一产、发展二产、突破三产的基础上,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把新村建设放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中去把握和推进,坚持建设生态农村的理念,科学规划和布局现代农村新形态,实现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农旅互动相融。

《浅谈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文章地址: http://www.zhichengyz.com/lunwen/jingji/jingji/37644.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