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明清民间戏曲论文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戏剧论文发布时间:2011-11-17 09:31:31浏览:

  内容提要:明清时期,随着福建地方戏曲的发展,各地民间演剧活动的兴盛,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的碑刻中出现了记述戏曲的文字。本文对散见于这些地区的戏曲碑刻,进行搜寻、考察和解读,采取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证的方法,试对这些静态、无言的戏曲碑刻,作动态的研究及历史还原描述。从戏曲文献研究的角度考析,戏曲碑刻的可靠性不容置疑,其个性特征是类别与功能不同,其文献共性是皆有传递与贮存戏曲信息的功能,可弥补文本戏曲史料的不足。戏曲碑刻是戏曲文献中的特殊类型,对研究地方戏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
  明初至清末的530多年间,是我国地方戏曲发展的繁盛期,福建多数剧种也都在这期间相继形成。此间,全省各地民俗活动频繁,乡间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史料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社会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的一个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除传统的纪功颂德,人物传记以外,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福建各地宫观寺庙林立,宫庙立碑记述庙的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的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之一,它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其载体为石质和木质,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多种类型,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这些戏曲碑刻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厦、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撷取碑刻中的戏曲内容做一考述,并以此揭示福建民间演剧习俗与背景论文。
  一、福州地区戏曲碑刻
  福州的祠堂或庙、境都建有戏台,有庙堂有戏台就会有演剧,就有条件产生戏曲碑刻。明代的戏曲碑刻较罕见,已知的仅有福州文儒坊闽山巷的《重修闽山庙记》,据调查原庙碑已被有关部门移走保存[①]。清代的有福州元帅庙碑刻和重修泰山庙碑刻,福州元帅庙奉祀戏神雷海青,在省城影响较大,福州所属的长乐、闽侯等地,多有其分灵庙。据福州元帅庙管理人员介绍,本庙原有一块庙碑,可惜于建国前夕,被一场特大洪水冲到元帅庙河乾里,后来河道被填平为路,庙碑也渐为人们所淡忘。今已知的只有《重修闽山庙记》和重修泰山庙碑刻论文。
  (一)明隆庆元年《重修闽山庙记》碑文
  明隆庆元年(1567)陈元珂《重修闽山庙记》载:
  正统十三年,乡民谢雄等请于有司,重新其宇,自是灵应益显,乡人崇奉弥笃,每岁三月三日,则聚富室珍服奇玩,竞为杂剧,前导神像,遍游于市肆,夜则奉小像于委巷,喧呼竟夕。嘉靖丙戌(1526)岁,廉宪周公广,禁弗止,怒而废之,仅存应公像,则相与匿焉。
  碑记作者陈元珂,字仲声,闽清人,明嘉靖乙未(十四年)进士,曾讨倭贼于海上,官至湖广参政,家居福州闽山[③]。此碑刻于隆庆元年,以楷书刻写,原立于闽山庙里。闽山庙位于福州文儒坊闽山巷口,明王应山《闽都记》载:“由文儒坊而西,为闽山庙。”庙中奉祀神为卓祐之。“神姓卓名祐之,宋景祐进士,秀州判官。生平正直,精爽过人,自谓死当为神。及卒,果著灵异,乡人即所居庙祀之,号应公大夫,有二神焉。端平间(1234—1236)返风灭火,殄汀郡之寇,有司以闻。敕封广利侯,寻加‘威显’,赐额‘灵应’,祠官领之。国朝弘治四年重建,香火益盛,嘉靖初,里人迎神,金鼓喧沸。”[④]闽山庙后更名为卓公祠,今祠不在,遗址尚存,唯有“卓公祠”石刻,仍镶于墙上,为历史之见证。卓公祠原有石砌戏台一座,是昔日神诞演戏之场所,此地于20世纪50年代划归省卫生厅使用,戏台等建筑物被夷平改建宿舍。据现年91岁的程依长老伯回忆,过去卓公祠经常演戏,非常热闹;65岁的何兴庚先生在被采访时,也兴致勃勃的谈到“小时候还爬到戏台上去玩,戏台是石头的,解放初还有演戏,卓姓后代现住在洪山桥附近,是做鱼丸生意的,跟我还有来往论文。
  闽山庙重建于弘治四年,王应山所说“嘉靖初,里人迎神,金鼓喧沸”,印证了“三月三日,……竞为杂剧”、道神出游的迎神赛会景象,反映了昔日闽山庙香火是何等的旺盛,及民众对庙祀神卓公的狂热崇拜,这种“道神出游”与莆仙、闽南民间的“菩萨出游”风俗相近。王应山,生于1531年,明方志学家,字懋宣,号静轩,侯官(今福州)人,万历四十年(1612),纂《闽都记》,所纂志书的史料价值均较高[⑥]。他还做过一首《闽山祠避暑》诗,表达了对闽山庙的抒怀之情,所描述的闽山庙情况当可征信。
  福州旧谚云“三月三斗宝”、“闽山庙斗宝”,“三月三”是华夏古老的节日,据《后汉书•礼仪志》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魏、晋以后,禊日不再以“上巳”为期,而是固定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⑦]。“三月三”也是福州传统的民俗节日,每逢此节闽山庙必隆重庆祝,鼓乐喧天,热闹非凡。目前,此节在福州市区已失传,然在郊区的某些村落依然存在,民间俗称“踏青节”。《重修闽山庙记》中提到的“竞为杂剧”,似为装扮戏文故事的“台阁杂剧”,然此种台阁杂剧,显然是受到明代福州戏曲演出的影响。因为,此时我国南方已流行杂剧,福州城内的迎神赛会不仅有歌舞百戏,还包括杂剧在内的戏曲演出论文。
  福州地方戏闽剧的形成虽较迟,但其形成前福州是有戏曲演出的。从历史区域概念上讲,福州与温州二地原本毗邻,五代时两地同属吴越,有着共同的戏剧文化交流,[⑧]说明两地历史上存在着文化交流的现象,南宋时期出现的南戏《张协状元》运用的“福州歌”、“福清歌”就是一个明证。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正是昆山腔、弋阳腔在福建等地的流行时期,此间福州有戏曲演出亦在情理中。明万历间(1573—1619),曾居住福州的长乐人谢肇淛《五杂俎》亦载曰:“每里中杂剧,辄扮作东方朔,余已见之十余年矣。”[⑨]剧中的东方朔是由福州当地的“白毛人”扮演,可知杂剧是有故事情节的,这是本地演员参与外来戏班的演出,抑或是福州本地组织的戏班演出。明陈轼(约1612—1695)在《道山堂诗集》卷一《元宵观〈采茶〉、〈出塞〉诸杂剧有感》中也详细描绘了元宵赛会时装扮《采茶》、《出塞》的戏曲故事。[⑩]上述文献史料记载,充分反映了明中叶至明末福州流行杂剧演出的史实,可以说,福州杂剧与温州杂剧、兴化杂剧、闽南杂剧、潮汕杂剧同处于我国东南沿海文化带,它们之间应有历史渊源关系。明代福州杂剧的盛行,奠定了地方性戏剧文化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后世闽剧的形成论文。
  (二)《重修泰山庙捐题缘金》碑刻
  泰山庙,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谢坑村,在城门外至乌龙江大桥中段左向约5公里处。今泰山庙内东墙镶有两通清代碑刻,其额题分别为《清同治陆年重修泰山庙将捐题缘金各姓名勒碑于左》、《大清光绪拾年重修泰山庙将捐题缘金各姓名勒碑于左》,庙内建有戏台一座。同治六年的碑刻内容除悉数罗列缘金捐者的姓名及银两数目外,还有一段与戏曲相关的重要文字:
  泰山庙原为清净之所,岂容亵慢!如再敢安顿楻、水车、烟屏以及什物等件,定必拆毁徙除。庙内椅桌什物,不得私借,如敢私借,察出,罚戏全台,无违。特谕[11]。
  此碑文刻于清同治丁卯年(1867),是当地村民重修泰山庙后,为了维护该庙内环境和公共财物所制定的公约,规定违者罚戏全台,这是目前福州地区仅存的极少数戏曲碑刻之一,它是研究福州地方戏的重要史料。此碑系官桂铨先生在80年代做戏曲调查时首先发现[12],笔者于今年9月23日亲赴实地考察。城门镇谢坑村辖谢安、安平、安头等四个自然村,总人口1300多人。该村民风淳厚,村民们勤劳俭朴,安居乐业,村中长寿者较多。该村过去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外出打工的逐渐增多,包括从事建筑等行业。泰山庙地处谢安自然村,村中以谢、周姓为主,谢为村中大姓,相传祖上自安徽迁到顺昌,再由顺昌分支迁到福州城门谢坑。
  谢坑村泰山庙始建年代不详,当地村民称之为泰山宫,建国前庙中事务由董事会管理,现在的管理机构称为理事会。泰山庙奉祀的主神为泰山神,当地称之为“泰山青府英烈侯”,副神为“顺天圣母”临水夫人、福德尊王、使者君、篆满尊王、成化仙卿、都总管、康世子等,泰山庙神诞日为农历九月初九。据传泰山庙是由福州城内东岳庙分灵而来,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载:“(东岳庙)在易俗里,即五代闽所建东华宫之泰山庙。宋大中祥符间,寝广其制。明崇祯间重修,其东有元妙观,即闽东华宫址也。”[13]可见福州东岳庙的历史相当悠久。泰山神具有“主生死、收人魂”的职能,在福州民间影响很大,谢坑村附近村庄还有几座泰山庙,据说也都是从福州东岳庙分灵的论文。
  泰山庙的规模较大,占地约有一亩,80年代重修时墙体加高,庙顶由八根大木柱支撑。庙内原有木结构戏台一座,后拆去重新扩建,今戏台面积较大,基本功能齐全,两旁厢房可供演员化妆和休息。戏台正面与神像相对,两边的戏联分别为“煞时演出千秋事,尺地变作万里程”,“宇宙奇观奚外是,古今大局竞如斯”;“或为才子佳人,或为君子小人,出头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14];“戏推物理真,曲尽人情妙”。据谢坑村现年80岁的周益瑞、本年度当值的福首谢宝开先生介绍,过去这一带经常演闽剧,演的剧目非常多。解放前请来的戏班有三赛乐、善传奇、旧赛乐等,郑奕奏、林芝芳等闽剧艺人都曾经来村中演出,若遇上名旦郑奕奏来演出,按俗例要加戏金,当地人戏称为“加奏”。演出的剧目有《红裙记》、《金龟母出路》、《百蝶香柴扇》等论文。
  泰山庙演戏称为“神诞戏”或“谢戏”,神诞演戏分为“神戏”和“正戏”,娱神娱人皆得。所谓“神戏”,即演“八仙过海”、“十二月花”、“天官赐福”等仪式性戏剧,是献给诸神灵看的,“神戏”须先开演;“正戏”是演给人看的,都是演“喜戏”,即剧中无死人的戏,场面宜热闹,剧目由村里预点。神诞演戏是全乡村民集体捐款的,每年固定在农历九月九和正月十六演出。“谢戏”包括个人出资以酬神还愿的戏,献演的时间无具体规定,但应预先告知当年轮值的福首,由众福首商议安排时间演出。村里每年要推选福首12家,福首的产生是轮流排的,并无严格的条件,比较公平民主。每年正月十四为“行香日”,十六日开始演戏,一般演二至三天,历史上皆如此[15]。
  泰山庙碑文中的“罚戏全台”,突出强调违反者应罚的是全本戏,全台即指完整的一台全本戏,以区别于折子戏、小戏或连台戏。清同治年间,正是闽剧“前三合响”的形成前夕,平讲
  班、江湖班、儒林班各自为政,竞相登场,各展风姿,三者在融会之前已形成了自己的代表剧目,在当时无论哪班都能演出全台戏。虽说儒林班到了光绪初年才走向社会,面对广大观众进行献艺演出[16],但此前平讲班、江湖班的足迹则遍及福州及周边地区。据谢坑村的乡老周益瑞叙说,泰山庙自清同治六年立碑以来,很少听说有人公然违反此公约被罚过戏的事发生,村民们皆能自觉遵守此规约。光绪十年的碑刻已不再强调罚戏,说明罚戏的规定已产生制约作用,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泰山庙碑刻中违者罚戏的规定所产生的作用,反映出民众在面对“神明”时,谁愿意做神人共谴之事?在“神人共鉴”之下,当好自为之,这是旧时人们的普遍心理。其实,不在庙内堆放杂物是一种社会公德行为,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泰山庙碑刻是一种告示碑,它面对公众,起着公示作用,告诫、督促村民们应遵守此约;对地方戏研究而言,它记录的演剧缘由是违者“罚戏全台”,反映出当地素有演戏的习俗论文。
  二、莆田地区戏曲碑刻
  (一)瑞云祖庙《志德碑》
  瑞云祖庙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村头亭,庙祀戏神雷海青,俗称田公元帅[17],是福建较著名的戏神庙。庙中原有清乾隆年间的木碑刻,额题为《志德碑》,额首图案为双龙戏珠。在收归文化部门之前,已挂于庙中近200年,迄今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盖因庙里常年烟雾缭绕,长期受到烟熏,不易被虫蛀的缘故。《志德碑》属于戏曲实物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此碑现存于莆田市博物馆。碑文中的32个戏班名,除了出现于《志德碑》中,尚未发现其他文献记载,包括莆仙戏传统剧目抄本中均未见著录。碑中所记内容,是研究清代莆仙戏史、莆田戏班、艺人演艺生活史的珍贵资料。碑刻全文如下:
  梨园戏班子民双珠、云翘等,为鸿恩峙同山岳,勒碑永颂千秋事:缘珠等各班,自备戏船一只,便于撑演,贮戏箱行李。通班全年在船宿食,以船为家。因听雇溪船,每遇海坛雇运饷米,多有撑避。押运员目恐干稽延,遂勒珠等戏船接载,致珠等演毕夜半而回,觅船不见,通班宿食无门,在岸露处,惨莫尽言。珠等于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十三日,将情佥叩署水师提督游宪辕,蒙批:“载运兵米,自应募雇民船。谋食戏船,奚堪勒载,致累营生。若果情实,赴海坛镇呈请饬禁可也。”四月初三日,匍叩海坛总镇府杨辕下,蒙批:“据呈,业另批饬,不许乘溪船躲避,混雇戏船,以误营生。但戏船应当分别有据,方无错误。”二十九日,具呈县主太老爷王台下,恳照珠等承管班名赐给据别。蒙批:“准给示饬禁,每班给示一张,在船为据,免致错误。”珠等深叨提、镇两宪大人大老爷,暨县主太老爷复载鸿恩,为此谨勒《志德碑》,朝夕焚香,叩祝三位大老爷福寿绵绵,奕世金紫。谨颂。
  乾隆贰拾柒年贰月日
  戏班子民双珠、云翘、翔鸾、庆顺、锦和、八艳、八阳、斌亭、胜凤、碧兰;集锦、敲金、玉珠、雪阳、揖瑞、集瑞、锦林、锦树、瀛珠、珍玉、兴隆;泮水、沐芳、鸣盛、书仓、东聚、壶兰、瑞云、荣招、树梨、凤仪、金兰等仝立
  《志德碑》刻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3.8尺,阔1.4尺,全文共412字,是当时莆田32家戏班为感谢水师官员和官府德政联名而立的。碑文反映了清乾隆年间莆仙戏的兴盛,也透露出瑞云祖庙曾为戏班聚散之场所,但此事地方文献失载。该碑原悬挂于庙外东辕门上,此后百余年未见文献记载。20世纪40年代,《志德碑》始引起文化人的注意,据莆田史志学者陈长城先生(已故)回忆,1942年某日,他因事去莆田城关途经瑞云祖庙时遇阵雨,在庙中避雨时发现了《志德碑》,意识到这是件珍贵的戏曲文物,后来就建议县文化部门尽快收归妥善保存。[18]
  当代学者凡论莆仙戏历史,必引征《志德碑》作为清
  代莆仙戏繁荣的依据,但至今鲜有人对碑文内容作过考证。该碑文被转换为文本文字是在60年代初,最早被收入《福建戏曲历史资料》(初辑)和《莆田县志•金石木刻拓本志》[19],但二者排印的碑文中有多处错漏[20]。1983年,《福建戏史录》在“清至民初”部分辑录了这一史料,后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沿用《福建戏史录》的资料,收入“文物古迹”类目。一次,叶明生先生偶尔将其与《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对照,发现戏曲志中的《志德碑》条目有数十处错误,遂委托笔者留意此事。1999年2月,笔者陪同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柯子铭先生到莆田核实,并与莆仙戏研究室杨美煊先生到莆田县博物馆核对原碑文,后撰文作了更正[21]。
  《志德碑》碑文为后人提供了梨园戏班的勒碑缘由,以及“戏班”、“戏船”、“民船”、“水师”、“海坛镇”与“游宪辕”等官员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碑文的主体内容。本节就碑文中的这些关键词语进行考证,藉此勾勒出戏船被征用的背景和解决过程,以求达到诠释碑文。
  1、戏班与戏班名
  旧时莆田戏班自称“梨园戏班”,由于“戏曲不登大雅之堂”,戏班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当地文人出于鄙视态度,在清代之前的地方文献中,均不屑于记载戏班情况,众多的戏班湮没无闻。乾隆二十七年,《志德碑》首次详细记录了莆田戏班名,这是戏班为自己留下的永久烙印。清代莆田有文献记载和剧目抄本记录的戏班有100多个,仅康熙年间至少就有近30个班社,据陈鸿《莆靖小纪》载:“康熙三十三年(1694),各戏班装春架,共三十六架,十分华丽。”次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戏子廿八班,共装春架四十架,官民共赏新年。”[22]道光至民国初年,莆田又涌现出许多戏班,有文献可考的就有紫星楼、蓬瀛春、顺珍馆、成月楼、熙春班、竹音班、彩凤班、凤仪班、金珠班、附凤班、瑞如班、宝聚班、堂春班、珍宝班、新传奇、超群英等90多个,并出现了三个字的戏班名。
  碑文中的戏班取名皆用二字,且颇具文采与诗意,戏班取名有文人参与,碑文落款讲究戏班名排序规律,这是一种戏曲文化。从戏班名的排列次序可看出,戏班集体推崇双珠、云翘为代表,说明二者在行业内地位之突出,社会影响之大,皆得到众戏班的公认。其中八艳与八阳二戏班,“八”可能与戏班角色有关,因兴化戏班旧称“七子班”,后增至八个角色[23],“艳”与“阳”组合为“艳阳”,意为明媚的风光,透露出戏班图发展求兴旺的意愿;揖瑞与集瑞,锦林与锦树,其次序呈先后排列,应是关系密切的班社。据碑文中的戏班名分析,莆田戏班取名方式多样,有以山水名或地名为班名,如壶兰班取自“壶山兰水”,即壶公山与木兰溪,二者分别为莆田第一高山[24]和第一长河,艺人以“壶兰”为戏班名,就地取材,寓意深刻;瑞云班取自莆田北部的瑞云山名,或瑞云祖庙之名,也许就是瑞云庙所在地头亭的戏班。还有以行业特点命名的,如“敲金”与后来的“打银一”、“打银二”,透露出班主为金银加工店老板的信息。清中叶后,莆田戏班名构成有较大变化,与前代戏班少有雷同,各显时代特色,但彼此间有否传承关系,尚待史料发掘。
  2、戏船、民船与航道
  明清时期,莆田戏班演出多沿着水路,“水路即戏路”,戏船成为其主要的交通工具,每个戏
  班都备有(或租用)戏船一只。明中叶莆田已有专事水上运输的溪船,戏船是溪船中的一种专用船,故碑文中有“混雇戏船”句。戏船的船身长2.4丈,船舱上盖有三至四张半圆形棚顶,其中一张于顺风时可竖起,借助风力行驶。船夫有2位,船头、船尾各一位,后者一般为船主。船舱分为三部分,前、中两部分可睡人,舱中铺位的分配有严格规定,戏班主、鼓手、吹手、锣手及客人睡在中舱,“八仙子弟”(戏班艺人)睡在前舱,生、旦角地位高些,睡在前舱较佳位置,其他脚色类推。戏班装戏服、砌末的“戏笼”置于船舱后段[25]。莆田称戏班主为董督,“董督”一词产生于近代,乾隆年间应有别称。那些社会地位较高、有身份的董督,一般不随班、随船生活,委托副董督管理戏班[26]。以戏船为家的戏班“在船宿食”,从侧面反映出戏班人数有限,每班前后台艺人、船夫最多十几人,否则戏船难以承载。至清末,莆仙戏班角色增至十几个,须以两只戏船运载,戏班的演出成本随之增加。
  碑文中提到的民船,指包括溪、沟船在内的船只。由于明清福建东
  南沿海战事频繁,水师战船、运输船不足用,故碑文中有“载运兵米,自应募雇民船”句。官府征用民船运载“饷米”是常事,民船须“听雇”差遣。普通运载货物的溪船,每遇海坛镇“雇运饷米”,往往设法躲避,而戏班艺人上岸演出,戏船就停泊于岸边,难以躲避。押送兵粮的公差唯恐延误,就强征戏船运送,致使艺人常“演毕夜半而回,觅船不见”、“在岸露处,惨莫尽言”。因此,戏班只好联名上告,最终得到批复:“每班给示一张,在船为据”,以区别于普通溪船,“给示一张”类似于今营业执照或通行证,使戏班能够正常演出。
  莆田自古以农业为主,唐代时就已得到初步开发。到了宋代,又大规模围垦和疏浚,农业可耕地大幅增加,形成了广阔的南北洋平原,其间水系发达、纵横交错,水上交通便捷甚于陆路。彼此相通的南北洋航道,俗称九十九沟,是木兰溪下游南北洋支渠航道,总长400公里左右,通航河道381公里[27],为戏班的流动演出提供了很大便

《明清民间戏曲论文》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明清民间戏曲论文

文章地址: http://www.zhichengyz.com/lunwen/yishu/xiju/10615.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