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教学管理论文浅谈当下如何对学生创新思维管理模式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中学教育论文发布时间:2014-07-10 16:04:55浏览:

  论文摘要: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本文选自《教育科学杂志》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引言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理清思维脉络,注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在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一:重结果,轻知识的形成过程; 重知识,轻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标准答案,轻思维训练。其二:串讲或介绍知识概念的现象还存在,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其三: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知识形成的过程、探讨知识的奥秘,或只流于形式。这些阻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之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去发现新知、形成技能,以此来加强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的目的。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又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小学数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正确的思维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思维动机的激发。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它的面积有变化吗?学生回答:“它的面积没变,还是6平方分米。” “它的面积变了,比6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理清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 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利时机,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的伏笔。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就是思维高峰的起点,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变过程,主动探索、分析新知识的组成要素。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知识,同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区别同异,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从而进行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1、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商不变性入手,把握住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的关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学生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

  当然,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

  2、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计划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加工的2/5。实际甲比计划多加工了34个,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学生在思考这道题时,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2/5和7/9这两个分率都是以乙加工的零件个数为标准量的,但是,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的2/5”,这说明甲、乙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又说明甲、乙实际加工零件个数是几比几?这样,就将以乙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个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直至解答出这道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过程。抓住这个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利发散思维的培养。

  总之,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注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点所在。

  (三)、思维方法的培养

  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过程。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总的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入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例如:一位工人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60个,需30天完成。实际每天加工了90个,照这样计算,可提前几天完成?采用分析的方法:

  图1:  应用题分析图

  计划30天完成

  提前几天完成            实际每天加工90个

  实际几天完成          计划30天完成

  这批零件的个数

  计划每天加工60个

  由此可见,恰当地采用分析或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脉络。当然,根据具体问题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会提高思维的效果。

  2、具体与抽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圆柱模型侧面剪开,并观察剪开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的各个部分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概括,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意识,提高了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

  3、求同与求异。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即求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较。

  图2:

  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即 “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因此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2)、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即求异。例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显然,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

  4、一般与特殊。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与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学知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这两种图形的周长都是将每个图形的四条边的长相加,这是它们的一般性。而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它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长方形对边长度相等,它的周长等于它的长加宽和的2倍,这是它们的特殊性。最后得出结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新知的创造过程。

  创造离不开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需要在创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要把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和能力的主渠道,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

  从本质上讲,学生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就是人类通过创造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新知识”。

  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首先取决于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的组织艺术,教师必须在备课中,对科学概念、理论形成的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从中提炼出认识了解这些概念、理论的所必须知道、应用的信息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提供给学生,或让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或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知识、经验去分析、归纳,或让学生亲自实验、亲自体验,然后再让学生把个体分析或实验所得的结论,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分析、讨论、交流,使其建立联系,经过加工处理、整理归纳,形成概念和理论。

  《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课件,先出示一个(图3)在此基础上出示

  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单位“1”相同, 、 、 每个分数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也不同,但大小相同。得出 = = 。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用各种方法检验,如通过观察得到的、利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行换算等等。

  2、小组内观察讨论:

  从左往右观察, = = 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从右往左观察, = = 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3、学生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整理板书。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总结“规律”、发现“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发展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四、研究的效果。

  1、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愉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尤其是学习动机和意志品质得以持续、得以发展、得以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了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学思想。

  2、事实证明,实践才是最好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应该是实践活动。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作为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毕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必须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这个有形的空间、研究的环境、教与学的方式,来展示学生所要学习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完成“创造”。

  3、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是教师对学生领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概念、原理、法则,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的领悟能力,或创造条件、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去领悟,学生由对知识的一无所知,到根据有效信息自我领悟知识的内涵,到了解、应用知识,这也是学生对知识的创造过程。

  4、在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数学课堂提供的有效信息的整理、加工、提炼、分析、归纳,达到了思维方式的“移植”, 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入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导”的作用,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从属地位为主动、主体地位。

  5、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积极主动,激发了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对学生进行自尊自信、自我自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体验成功是实现以人为本、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的重要保证。

  6、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内容、训练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对学生思维个别差异的研究有待深入,特别是思维的分级训练及个体评价方面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我将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

《教学管理论文浅谈当下如何对学生创新思维管理模式》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教学管理论文浅谈当下如何对学生创新思维管理模式

文章地址: https://www.zhichengyz.com/lunwen/jiaoyu/zhongxue/26941.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