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论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动画艺术设计论文发布时间:2012-11-29 10:40:07浏览:

  建筑是文化的反映,当文化随着时生变化时,建筑必然也要跟着变化。 在中国建筑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这种变化就不断在发生,但比起近现代来说,发展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中国传统建筑在经历了数个发展高潮,取得过独特的伟大成就之后,从20世纪开始,与世界其它曾经存在过的众多古代建筑体系一样,终于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于新兴的新建筑文化。

  但是,随着现代建筑的高速发展以及传统建筑的逐渐淡去,我们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是否还需要传统,我们究竟应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这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而要讨论在现代建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还不仅仅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重要的是要从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的本源中去寻求答案。基于这一点,我们不如以中国新建筑的发展历程为例,借前辈的探索过程来寻求一个答案。

  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近代(20世纪初~1949)和当代(1950至今)两个阶段。

  一、 中国近代建筑

  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复杂交织构成中国近代建的特征,与西方近代建筑面临的情况一样:一方面,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出现,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的大量生产及与之相应的结构形式的应用,都极大的冲击着传

  统的以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另一方面,传统的建筑类型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等都停止了建造,这一切都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近代以来,总体上已发展到终点的中国古典建筑已逐渐淡出,新建筑已成了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

  但是,这种“新”却不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内部自然演化而来,而是随着列强的刺刀从外部强加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大批西方式样——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及“摩登建筑”的洋房,首先在各大城市出现,其建造的目的在于掠夺财富。于是,一批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中国爱国建筑师自然会起来与之抗争,中国建筑掀起了一股颇有声势的“民族形式”运动。

  在二、三十年代,与西方建筑在中国流行的同时,这种“民族形式”运动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其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基本坚持古代式样,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这类建筑大都是一些功能单纯的纪念性建筑物,如南京中山陵等;第二种方式用于功能较复杂的大型建筑中,平面设计类似西方现代建筑,只是披上了一个中国传统的经过“创造”的外壳,由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并没有多少研究,往往不伦不类;第三种形式以形式的简化为特征,出现在人们开始对此前的作品产生怀疑之后,如上海中国银行等,这类建筑已经与西方当时的现代建筑相当接近,只是局部运用了一些传统花饰图案。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建筑运动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中。

  二、 中国当代建筑

  从50年代至今,中国建筑艺术进入当展阶段,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史及理论研究也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在50年代以前,创作方法仍以“民族形式”为主导,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如重庆大礼堂等,它们大都有一个庞大的犹如宫殿般的屋顶,覆盖着彩色琉璃瓦,檐下布满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斗拱,遍布彩画。由于“民族形式”造价昂贵,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仍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就显得更不合时宜,很快就加以纠正了。

  进入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以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其处理方式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的宫殿式屋顶或采用平顶,虽然也采用琉璃,但造型和装饰都有所简化和创新,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进入文革以后,与中国其它领域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很大摧残,被要求必须体现“政治”概念,可称之庸俗艺术论,随着文革的结束,这种不健康的思想也随之土崩瓦解。

  以上事实,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宏观文化环境对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上这些观点并不相同,甚至有些还尖锐对立,但可以认为它们都属于一元建筑论,总是不能认识到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不能成为多元建筑论中的一个正常构成。

  从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传统的再认识,关于几十年所走道路的反思,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而关于建筑传统与当代建筑创作的关系问题也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而没有一种不变的,通用的应用模式,我

  们认识建筑创作作为对传统的认同与体现问题,也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这一时期如果用“流派”来分,大致可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几种,而这几种流派也可以看作是现代建筑创作中对待传统的几种态度,很值得我们归纳起来加以比较分析,以求借鉴。

  ·古风主义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更多借鉴传统建筑外部形象的严肃创造,其作品几乎全在名胜之地,原有古建已毁,而作为旅游建筑重建的,如南京夫子庙与秦淮河。旅游有它的特殊要求,需要文化品位抒发思古之幽情,所以,作为一种适应当代人某种生活要求的特殊创作方式,并不是复古。

  ·新古典主义是对传统建筑的外形有更多创造,侧重于借鉴其神志意趣的一种创作,如西安历史博物馆。这些作品对传统是以借鉴而不是以模仿为主,多因处于著名古建筑附近而采取的一种协调处理手法或建筑本身性质要求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传统文化。

  ·新乡土主义则另辟蹊径,不是向以宫殿庙宇的传统主流而转向地方民间建筑采撷精英。它们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将更多自然景色引入群体间,建筑形象则借鉴当地优秀民居加以创造,延续和发扬了详图文脉。

  ·新民族主义指80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兴起的带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创作,如西藏拉萨贡嘎机场和西双版纳体育馆等。

  ·本土现代主义是采用更加普遍的一种手法,如果说前几种风格都带有特殊性质,使它们与传统具有内在的有机性,那麽在更多情况下,建筑都不一定和传统有那麽明显的直接关系。但建筑师仍然没有忘记使它们在多元创造中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感和中国气派,是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其中的佼佼者如重现整体环境艺术氛围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具有强烈时代活力同时又隐喻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审美观的上海博物馆等,此外一些外籍人士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在中国创作出的一些优秀作品,也都注意到与中国文化的衔接和协调,如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SOM设计的金茂大厦,金茂大厦高达420.5米,明显借鉴了中国古塔的形象。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大量优秀作品,既有侧重于从传统吸收营养,开拓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也有侧重于从异域借鉴灵感,转化为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

  通过对近代当代一些建筑作品的分析研究,已充分说明了中国现代生活是现代建筑创作的唯一源泉,坚持结合根植于几千年文化土壤的建筑文化,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是中国人唯一正确的选择。立足中国,立足现代,恰恰是致力于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创造。曾经风行一时的“国际式现代主义”已经遭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抛弃。《大趋势》的作者,美国人奈斯比特对此作出说明:“我们的社会技术越高,我们就越希望创造出高情感的环境,用感情软化的一面来平衡技术硬的一面。”他预言世界将向着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方向发展,随着愈来愈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我们的语言文化复兴即将来临,简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建筑也必将从国际归于本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有理由充满信心地期望新的中国建筑,在非常杰出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领域的强大阴庇之下,经过与新生活的融合,必将取得无愧于祖先,也无愧于时代的更大辉煌。

《论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

文章地址: http://www.zhichengyz.com/lunwen/yishu/donghua/20347.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