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论文发表查询致良知的提出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发布时间:2015-07-03 14:48:24浏览:

  摘要:王阳明早期格竹失败的经历使得他开始怀疑朱子理学,圣学沦为外在于心空洞的条理,却不能在自己本心上得到印证,而佛老之学归于本心、关乎内心自守的特点,暗合了王阳明重内心所得的需求,然而强烈的经世情怀却与佛老出世主张格格不入,最终王阳明归正儒学,并重新发挥儒学,在历经政治上的迫害,生命上的攸关后,终于龙场悟道,确定了其为学、成德之基本意涵,而后历经国家变乱,终悟得“致良知”之旨。

  【关键字】:致良知,王阳明,论文发表查询

  (一)朱熹理学之流弊

  在明代社会,朱子理学作为正统儒学,为很多知识分子所信服,朱子理学思想是当时知识分子为学和成德的重要依托。朱子理学讲求格物工夫,万事万物都有其对应之“理”,且各不相同,朱熹认为格物至理应该是一物一物去格,以求达到理的一一呈现之结果。时王阳明亦深受其思想影响,并深以为然。王阳明自幼性情不羁,不拘一格,很小便树立成圣之志向,并身体力行,积极践行、以身载道。在他年幼之时,便遵从朱子理学之教、格物之理并践行之,以求得到事物之理,以至后来发生“格竹”之举,格竹经历之后,王阳明开始怀疑并开始认识到朱子理学之弊。 《现代中文学刊》是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学术刊物,侧重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学刊》鼓励中文学科内部各专业的贯通,鼓励中文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以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为宗旨。《现代中文学刊》设有“批评”、“书评”、“译文”和“史料”等栏目。

  在王阳明看来,朱子理学之问题在于其将天理和人心的相割裂,在事物上求理却又不关乎本心所得,其次造成了知与行的分裂,朱子格事物之理仅存在于知的阶段并不包括行,倡导先知后行,造成了多空谈义理却并不践行之后果。其将物理与性理分作两端,却又试图通过豁然的贯通结合在一起,但是却又解释不清物理和性理两者如何统一的问题。正是这种学问终究不能与本心相印证,而只是沦为外在于心的客观知识的苦恼,为王阳明后来转求佛老之学,以求内心有映照,埋下了伏笔。

  (二)转求佛老之学

  王阳明认识到,人伦道德的情感是一种无法去之的存乎天地之间责任,人生于世间,这种人伦亲情、社会责任之感便已存在,不能置之不顾,相反,正如儒学之入世主张,对于国家社会的关注和责任也应是成就儒家圣人理想之标准,关乎现实、人伦也应是圣人之不可推卸之责任。于是,王阳明主动放弃了佛老之学而重新归正于儒学,但王阳明这段转求佛老之学的经历,注重内心之所得,为其后来提出致良知的学说,关乎本心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提供了一条思路。

  归正于儒学是王阳明为学、成德过程中的一次方向性转折,在此之后,其重新确立了儒家的经世价值取向,关乎现实,关乎人伦,并开始注重内心所得,并将其作为为学、成德成功与否之标准。内求于本心,而不是求于外物,同时,这也就拉开了其龙场悟得“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之道的序幕。

  (三)龙场悟道

  龙场之前,王阳明已开始注重内心之所得,欲向内索求天理,但是其仍深深苦恼于 “吾心与物理判而为二”的问题,并无法解决,直至龙场悟道,他才最终猛然意识到,本心才是万事万物之理,“吾心即是物理”,外在于心的万事万物终究需要在本心上得到映照,才有其存在之意义。王阳明用本心的发明,解决了本心与物理如何统一的问题。如果把万物之理比作枝叶的话,那么至此,王阳明找到了枝叶之根——心。他把儒家的价值规范归根于内心所得,把圣人之学转化为一己的身心性命之学。由此,王阳明确立了其心学之大宗。王阳明历经三次转变,最终确立其心学之宗旨。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的为学、成德之内涵已基本得以确立,在此之后,虽然还有“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不同的提法,但其所言之大意都是归根于龙场之所悟而得,不同的可能只是在龙场所悟之基础上深化、完善而已。就像王阳明在终悟致良知之后所言:“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直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8]可见,“致良知”的为学和成德之基本大义,在龙场悟道时已基本悟得,只是没有点出。总的来说,在历经了王阳明人生和学术波折后,在偏僻的贵州龙场,其为学、成德之学说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自此,奠定了其心学之根本。

  (四)悟致良知

  龙场悟道之后的十年时间里,王阳明基本上一直在平静的参政和传道授学中度过,一直到宁王朱宸濠叛乱,时逢朝政腐败,危在旦夕。时王阳明临危受命,仓促举义,凭借其卓越之才能,仅仅用了一月有余便平息了叛乱,建立了不世奇功,因而名声大噪。然而树大招风,王阳明因功得祸,在其接下来的政治斗争中,王阳明备受同僚猜忌、排挤、打压,学术上也屡遭质疑、抨击,正是政治和学术上的这段不寻常之经历让其对为学、成圣之学的理解更深一步,最终悟得“致良知”之旨。

  王阳明口中这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之“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就是推广、扩充之意,是一个践行之过程,致良知就是将本然至善之良知推广、扩充至外物,也即是本心见诸于客观实际,这样就把本心与客观之事、物联系起来。他因此把“良知”与“致良知”的关系比喻作植物的根于耕作的关系,良知作为天赋之“根”之所以能成长在于灌溉的作用,所以致良知“致”的过程即是其灌溉耕耘的工夫,根才得以成长。可见,“致良知”既要实现良知的自我呈现,又要将良知勉力推致于事、物,故其本身便已是知与行的合一。“致良知”的提出,至此,王阳明为学、成德学说最终有一高度凝练之概括,以至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 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89.

《论文发表查询致良知的提出》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文发表查询致良知的提出

文章地址: https://www.zhichengyz.com/lunwen/yishu/shehui/28660.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