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特征比较分析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语言学论文发布时间:2012-07-31 09:56:08浏览:

  摘要:中西方古代建筑取材的不同透射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宗教观,同时也映射出了他们在社会功用上的不同。中西方古代建筑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宗教和伦理关系的日渐衰弱,中西方现代建筑体现出明显的趋同性的特点。比较、分析和反思中西方建筑古代和现代的特征,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建筑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关键字:中西方;建筑;古代;现代
  
  一、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特征比较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首要差异就是建筑材料:西方建筑以石头为材料;中方建筑以木材为材料。这使得中西方在建筑艺术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石头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能承载巨大的压力,易于纵向发展,缺点是不易施工。因此,西方早期的教堂建筑通常建筑周期会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可能上百年。如巴黎圣母院历时长达182年,但直至今日,它依然完好地屹立于塞纳河畔。古代西方由于宗教信仰在世俗生活中占着统治地位,政权的更迭也不会影响宗教的改变,因此,西方人逐渐地养成了对古老建筑的崇敬之情,悠久的古建筑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仰的延续。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材的特点,相比于西方在施工周期明显要缩短许多,如北京的紫禁城规模如此浩瀚巨大,却只有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然而木材的易燃性、易腐蚀性的特点,使我国的古建筑的保存非常困难,如秦朝的阿房宫,便是由于一把火而成为了废墟,使得人们现在只能通过杜牧的《阿房宫赋》来想象它那气势磅礴的气势。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都会要求建立新的皇宫,这种破旧立新的建筑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世人对待住房的理念。因此,中国人对待建筑的态度也养成了,以新为贵的特点。
  为什么中西方会在建筑选材上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地理资源造成的吗?还是其他一些什么原因呢?其实,中西方的石头和木材地理资源上其实相差不多,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建筑所起到的社会功能不同。
  西方的石制建筑和宗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石制建筑由于一般都建的都比较高,所以不利于采光,这正好契合西方宗教神秘的特点。另一方面,石制建筑虽然建筑周期长,但一旦建成,可以长时间保存,这点也正好契合于西方宗教追求永恒的理念。深受宗教的影响,西方世俗君主的宫殿建筑也是石制的,和宗教的教堂一样,这些建筑并不是为了现世的享乐,而是为了一代一代的永久相传。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以皇宫为主要代表的。尽管中国也有很多的寺庙,带中国的主流宗教佛教是源于印度,但融入中国社会以后,寺庙建筑的选材也逐步向转向木材了。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这是由我国的儒家文化所决定的,这对我国古代建筑选材的影响很多。因为,一方面,木制建筑适于采光,迎合了世俗人对居家宽敞、明亮的要求。另一方面,木制建筑不利于保存,也迎合了古人对建筑的态度以新为贵、不求永恒的要求。因为,世人都知人终将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享受现世的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一座建筑工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房屋。
  西方的建筑一般是向纵向发展,意指接近上帝。因此,尽管西方的建筑流派很多,但其核心还是宗教问题,即人与神的关系。西方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古希腊的和谐到中世纪的对立再回复到文艺复兴的和谐。教堂作为人与神关系背后的媒介,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不尽相同的美。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古代建筑更多地是体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最能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建筑就是“四合院”了。在这种居家式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住在院里的人与人的等级关系,长辈有序。这种建筑的设计与我国儒家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中国园林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园林设计追求自然、自由的境界,与我国的老庄法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使人身在其中能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二、中西方建筑的现代特征比较
  中西方的古代建筑都是建立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下,两者各有所长。当今社会中西方的建筑在传统文化日益衰弱,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西方建筑的共同追求应是回归人性,并在吸收中西方古代建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建筑事业。
  进入现代社会,不论是西方还是中方的建筑取材都已采用钢筋混凝土,而石头和木材都已退居次席。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结合了石头和木材的共同优点,不仅能承受巨大的压力,采光度也很好,建筑可以向横向和纵向双向发展,同时施工周期也非常短。现代人的理念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木材和石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理念。因此,在取材上,中西方建筑的材料趋同,使得建筑造型的差异性也越来越不显著。
  其次是中西方现代建筑的社会功用。正如上文所述,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和“宗法文化”已日益衰弱,因此他们的主要社会公用也发生了转向,不再是体现宗教和人与人的关系。建筑的目的转变成了单纯的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现代建筑理念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如怎样节约建筑材料,怎样最大限度地开发使用空间,怎样最好地采光等等,已成为中西方建筑同行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从这点上看,中西方现代建筑的社会功用的差异也在逐步缩小。
  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建筑的共同发展方向是以科学性、人文性为指向的,从这点上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不幸的是,由于中西方建筑的日益趋同,他们所代表的各自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美学特征也在逐步消亡。标准化的建筑模式使得现代建筑所能代表的固有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减少,似乎这已是一个不可逆的现象。当宗教和伦理观已不能主导人们的世俗生活时,中西方建筑的风格界限被打破了。现代的建筑家们曾试图尝试用钢筋混凝土去仿造那些古典建筑的造型,但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社会中,试图保留古代建筑特征的努力是徒劳的。是否在现代的建筑中融入更多地古代建筑特征的理念值得引起我们深思,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但我们深信,只有建立在对中西方古代和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反思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建筑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齐康.地域的现代的文化的新建筑[J].艺术百家,2009(04).
  [2]刘丹.世界建筑艺术之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

《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特征比较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特征比较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zhichengyz.com/lunwen/yishu/yuyan/16474.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