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德育论文杂志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观课和议课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教育技术论文发布时间:2015-04-25 14:03:32浏览: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观课、议课日益紧密的结合,正确的掌握教师专业发展与观课、议课的关系,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教师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有助于认识实践中教育活动中诸因素和诸环节之间的关系,依托认识的转变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转化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有效的观课、议课 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观课,议课,德育论文杂志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性,正是由于教学的成效性在现今已成为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来提高教学的效度成为新课改背景下重要的话题。有效的观课、议课已成为教师教研活动、学校常规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着眼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观课、议课的探讨,以此说明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观课议课的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观课议课的原则。

  一、 教师专业发展与观课议课的关系

  (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将教师的职业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在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个人最有力的竞争力,而教师正是知识的最为直接的传播者和启迪者,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条件,也是提高教学效度的重要保证。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人,教师是学习者,教师是研究者。”[1]。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性,都有属于自身的特性,在国内将教师发展定位四个发展阶段,即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在四阶段中,教师是发展中的人,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通过各个阶段的不同教学实践与反思,获得新知,并在教学研究工作方面不断的开拓创新,逐渐向专业化发展。

  (二) 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是课堂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教育教学的教师研修活动。观课议课的主要活动包括观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资源”、“文化”的表现及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个体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法。“目的在于认识实践中的教育活动诸因素和诸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用所取得的认识成果改进实践,提高行动的质量和水平,将其最终转化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达到‘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的目标。”[2]

  (三) 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整合创生教育理念。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理念是贯穿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的,不同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态度,在课堂中形成不同的教学氛围,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观课议课可以有效的整合创生教育理念,教师之间通过课堂参与,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进行课堂反思与对话,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整合教学资源,创生出更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此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教育专业技能。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非一朝一夕即可促成。对于授课者而言,观课议课好比一个有力的监督者和督促者,发挥着“鞭子”的作用,能使教师(特别是刚刚步入到教师行业的教师)勤下苦工,苦练内功,打好专业基础。对于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而言,观课议课更像是一部强有力发动机,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学会去分析、反思,在相互的教学对话中,借鉴他人优秀的教育专业技能,“见贤思齐焉”,通过观课议课这一“指挥棒”的引导来提升教育专业技能。

  改变课堂教育行为。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课程中直接的对象局限于学生,在长时间的过程之中,导致一些教师的课堂教育行为单一,甚至更多的局限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观课议课促进教师更多的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学生的接受、汲取程度,有效的改变课堂教育行为。

  提高课堂教育效能。课堂需要整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提高课堂教育效能。观课议课有效的考验了教师的课堂教育效能观,促使教师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如何把控教学各个环节?”等等。对于学生而言,观课议课也能在某些方面提升他们的课堂专注程度,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与教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促进教师反思成长。观课议课与其说是“监督”、“督促”,在很大的程度上,它更是为教师的提供了一个有效交流的平台,对于授课者和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而言,不断的反思使其他们更深刻地去认识自己的课堂,改变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专业技能、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效能。

  综上可见,正是由于观课议课能有效的整合创生教育理念、提升教育专业技能、改变课堂教育行为、提高课堂教育效能、促进教师反思成长,因此,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专业化发展的教师才能推进专业的观课议课。两者之间彼此促进,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二、 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观课、议课的四个维度

  维度一 以学生学习的视角观课议课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现象,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之中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更多的关注的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忽视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忽视了课堂真正主体的反应。在国外,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将他们的关注焦点聚焦到学生的身上,他们评判课堂效度的标准更加倾向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学习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对象不是纯粹被动的“客体”,而是具有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客体,是积极性的、“主体性”的客体。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教师教学活动成效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衡量才具有意义。因此,新课程下的观课议课要求听课者重视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是教师有效观课议课的有效基石。

  “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教师必须下苦功夫去思考的问题,而课堂的时间有限,因此,整合课程资源就成为教师的首选。从学生学习的维度入手,需要教师努力开发学生自学的潜力,在一个方面体现为让学生有效利用课前时间,认真预习备课。然而,学生的自主性往往需要教师加以有效约束和管理,在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想要学习”、“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着重讲解,使课堂更具有针对性,达到学生“想要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在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上,从教师“认为应该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要学什么”,真正做到从学情出发,对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略讲、少讲,利用更多时间突破课堂重难点。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以学生学习的视角观课议课,强调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应着重观察以下几个问题:“课前准备了吗?有多少学生准备了?准备的情况怎样?教师如何掌握其情况?”等,其中学生的课前预习笔记在观课议课中是判定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的教”的重要依据。

  (二)课堂听课情况

  学生的听课情况是观课议课最准确的评定标准。

  以学生学习的视角观课议课,最大限度的摆脱了单一从“教师的讲授技能”作为评判标杆的传统观课议课模式。教师讲授课程的一切效果都应由学生的听课情况来给予客观、有效的评价。作为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而言,应该更多的在观课议课过程中,体察“有多少学生听老师讲课?有多少学生听同学发言?(其中有多少同学是主动性发言?)听课的持续性和专注程度如何?听课有哪些辅助行为?”等等方面。

  (三)自主互动情况

  课堂中的自主互动情况是观课议课中最为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良好的自主互动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的交流互动中,汲取知识,拓展能力。因此,在观课议课过程中,课堂的自主互动情况也是考察课堂效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课堂有无师生互动?有无学生互动?互动的形式如何?效果怎样?”是应该着重考察的几点。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堂自主学习时间?有多少时间?自主采取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之中,通过自主互动的形式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将教学点的着重点放在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及学习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

  (四)目标达成情况

  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考察是观课议课中最为直接、便捷的方式。在此环节中,应考察“师生对教学目标理解掌握情况?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着重点在于从课堂的师生交流或课后的调查发现)”。这也就要求在授课教师在事先的教案设计中,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应当做到具体、准确。

  维度二 以教师教学的视角观课议课

  钟启泉先生曾提出“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现在使用的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理论,尽管有过一些改革,但目前仍然是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控制,是封闭式的教学方式。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中小学教学。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以教师教学的视角观课议课,提供了教师之间相互切磋、交流对话的平台,让教师学会反思,学会精雕细琢的设计自己的课堂。“没有对理想课堂教学的向往和追求,一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活动不仅可能成为过眼云烟,而且会被教师视为累赘和麻烦,从而出现被动、消极、不合作或明或暗的抵触等行为。因此,观课议课需要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实现幸福生活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实现自身课堂生活质量的提升。”[3]

  (一)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完整是保证教师授课效果的基本前提。首先,在教学起点的考察上,应该注意授课教师的课堂引入情况,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如情景引入、复习引入、提问引入等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学各环节设置及衔接情况是观课议课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巧妙的环节设置及衔接是保证课程亮点和教学流畅度的重要保障。最后,在课堂结束上,课堂结束形式及效果,课堂回顾、板书设计都应成为观课议课重要内容。

  (二)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体,选取何种维度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解研究是教学行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4]在我国学者较为成功的的研究视角是基于教学行为功能的研究维度,包括教师基础行为、教师组织行为和教师技术行为。对于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而言,则应着重体察授课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及精神等方面;在讲解方面,应注意讲解是否准确、清晰,是否注重重点、难点的讲解,课堂的效度等方面;以及教师提问的时机、次数、对象和问题的类型、难度、效度情况(学生有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等;在决定重难点上,是否注重知识体系、学生情况及课标;教材分析上,是否尊重教材结构,知识点及其地位;在教学方式上,是否留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内容、效度情况;而在教学机智上,还应考察“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有无出入,原因何在?结果怎样?如何处理课堂意外事件?效果怎样?”等等。

  (三)教学目标

  给予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客观、准确的评价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预设情况与达成情况,目标达成与预设目标有无出入以及为什么会产生”都是观课议课中应该重点考察的内容。

  维度三 以教学资源的视角观课议课

  在现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教材、教辅资料,各种教学媒介因运而生,这既是对于教师的机遇,同样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如何整合教材,利用教辅资料,运用各类教学媒介,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重选择,看似选择越多,教师发挥的空间越大,然而,当教学资源堆砌到一定的程度反而会限制教师教学的正常发挥,就如马克思所言的劳动工具对人的“异化”一样。因此,以教学资源的视角观课议课,是考验教师驾驭、取舍、整合课堂能力的重要内容。

  (一)教材运用

  在教材运用上,教师的授课“是否遵循教材?有无增、删、减?教材整合的合理性?运用了哪些课程资源?”都是观课议课考察的重要内容。对于教材的运用需要建立在教师对于学情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在授课中对教材内容的增、删、减及其整合,按教材“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是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观课议课的。

  (二)教学媒介

  恰当的教学媒介选用会使教师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然而过多的依赖于教学媒介则会让教师的授课受制于教学媒介,被其束缚、限制,如现今多媒体课件越来越走进了课堂,许多教师因使用多媒体课件而减少或直接取代了板书,有的教师的整个课堂全程的教学线索全取决于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而不能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这些都是教学媒介给课堂带来的局限性的方面。在新课程下的观课议课,应该注意“课堂运用哪些教学媒介?及其运用情况?”,以此全面、准确反映教师的课堂效度。

  维度四 以课堂文化的视角观课议课

  课堂文化的好坏同样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课堂文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氛围、课堂软文化及课堂硬文化三方面。

  (一)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主要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个体表现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活跃程度。与此同时,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形象、气质、情智、学科素养、人文素养等将会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起到重要的影响。课堂氛围也就成为观课议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课堂软文化

  教师的观课议课在着重观察“教师”、“学生”两个课堂主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课堂中所体现出来的软文化,如“哪些课堂教学行为、学生行为体现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对学生不能回答问题和答错问题的态度?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答?教师对学生发展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关注度?教师对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关注情况?”等等。

  (三)课堂硬文化

  课堂硬文化则主要体现在“课堂物理环境的创设?班级规则对课堂教学的规定?”等方面。

  “四个维度”是新课程下的观课议课的重要标尺,同时,观课议课也必须遵循平等、理性、创造、发展四大原则。首先,平等是观课议课的基础;其次,理性是观课议课的条件;再次,创造是观课议课的生命,创造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超越习惯性的教学行为;最后,发展是观课议课的价值所在。

  三、结语

  新课程下的观课议课有助于有效的整合创生教育理念、提升教育专业技能、改变课堂教育行为、提高课堂教育效能、促进教师反思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以学生学习的视角观课议课,是观课议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教师教学的视角观课议课,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本点;以教学资源的角度观课议课,是观课议课的突破点和创新点;以课堂文化的角度观课议课,则是观课议课的另一侧重点。作为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应当遵循平等、理性、创造、发展四大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实践与研究,以此提高观课议课的效度,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秀江,韩杰. 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2003,04.

  [2]许焕利. 新课程的有效观课和议课[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2:14.

  [3]陈大伟.走向有效的观课议课[J].人民教育,2007,23:35.

  [4]魏宏聚.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几个维度与评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26.

《德育论文杂志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观课和议课》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德育论文杂志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观课和议课

文章地址: http://www.zhichengyz.com/lunwen/jiaoyu/jishu/28369.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