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提供论文发表咨询,国际出版,专利申请,英文期刊投稿咨询,SCI,SSCI,EI源刊,A&HCI,SCOPUS等高端学术咨询服务

推荐好友
扫一扫,关注最新学术知识和资讯

扫码关注公众号

职称驿站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官方微信号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化工论文发布时间:2012-11-21 11:16:13浏览:

  摘要: 从土壤中分离一株纤维素降解菌HIT-3,其降解纤维素还原糖产率可达16.34%。将其用于农作物秸秆预处理,使其中的纤维素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底物,降解产物再用于生产生物絮凝剂。试验证明,秸秆生物降解产物用于生产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良好,与葡萄糖底物发酵效果基本相同,最高絮凝率可达80.5%。采用秸秆生产生物絮凝剂,为降低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秸秆,纤维素降解菌,两段式发酵,生物絮凝剂

  0 引言

  秸秆是地球上丰富而廉价的可再生资源[1]。我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仅2005年全国秸秆年产量就达到84183.12万吨[2]。除部分用作饲料外,大部分秸秆都被燃烧或腐烂掉。这样做首先是燃烧不完全的,热值低,造成严重的浪费;其次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所以,开发利用这种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发酵成本高,制约了生物絮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应用[3,4]。若是能利用廉价的、可再生的秸秆作为原材料,生产生物絮凝剂。这样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又可保护环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但是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絮凝菌并不能直接利用,必须先通过预处理手段将其转化成小分子物质。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分离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通过两段式发酵,验证此思路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原料和菌种

  菌种:HIT-3是从土壤中分离的纤维素降解菌;F6是本实验室原有的一株高效絮凝菌。

  土壤、玉米秸秆:取自郊区农田

  培养基:

  ① 浓缩10倍的赫奇逊固体无机盐培养基[5]

  ② 无淀粉滤纸:滤纸用1%的醋酸浸泡一夜后用2%的苏打水洗至中性,晾干后剪成直径为8cm左右的圆形滤纸片,放在一干净的平皿中,用报纸包好,采用湿热或干热的方法灭菌备用。

  ③ 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取250ml三角瓶,称取1.0g羧甲基纤维素放入其中,再加入赫奇逊液体培养基100ml,121℃灭菌20min。

  ④ 秸秆培养基:玉米秸秆用剪刀剪成3cm左右的小段,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0.5%的NaOH溶液常温下浸泡10个小时,除去部分木质素,使纤维素暴露出来,有利于微生物和酶的作用[6]。浸泡后漂洗、烘干、粉碎。取250ml三角瓶,称取1.5g秸秆粉放入其中,再加入赫奇逊液体培养基100ml, 121℃灭菌20min。

  1.2 方法

  1.2.1 还原糖测定

  还原糖浓度的测定采用DNS法[7]。还原糖产率的计算方法:

1.jpg

  1.2.2两段式发酵

  采用两段式发酵法制取生物絮凝剂[8],第一段发酵:秸秆糖化段。将纤维素降解菌接入秸秆培养基中,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完成秸秆糖化过程;第二阶段发酵:制取生物絮凝剂段。将絮凝菌接入秸秆糖化液中,制取生物絮凝剂。

  1.2.3絮凝效果测定

  采用5‰的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效果烧杯试验。具体过程见文献[3],絮凝效果用絮凝率[9]表征:

2.jpg

  其中,A为空白水样上清液浊度,B为待测水样上清液浊度。

  2 结果与分析

  2.1增值培养

  把采集的土壤编号,室温风干,用20目和40目的筛子筛选土样,取两筛中间的土粒备用。

  赫奇逊固体培养基倒平板,待其凝固后,无菌操作取上述滤纸片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再用1ml无菌生理盐水润湿滤纸,将上述处理过的土粒用无菌牙签或镊子进行点种,每皿点9个土粒。放32℃生化培养箱中保湿培养,每天观察土粒周围滤纸变化情况。培养2~3天后,土粒周围有黄色菌苔出现,到第6~7天时,菌苔扩大,在土粒周围形成淡黄色的降解圈。

  2.2初筛

  从出现降解圈的土粒周围挑取菌苔在赫奇逊固体平板上划线,然后盖一层灭菌滤纸,再加1ml生理盐水润湿滤纸,待滤纸上有黄色降解圈出现,再重复划线2~3次,使能降解秸秆类纤维素的细菌被进一步纯化出来。划线培养的照片:

3.jpg

  把上述划线分离出来的降解速度快的菌苔挑取1~2环到100ml带有玻璃珠的灭菌生理盐水中(每瓶同时加灭菌的土温80两滴,目的是使菌团能被充分打散),放在140转的摇床上摇3个小时,然后进行无菌稀释,稀释到1~10个菌/mL,吸取1ml稀释菌液到赫奇逊固体平板上,用手晃动平板,待稀释菌液均匀平铺后,在平板上加盖一张无菌滤纸,32℃保湿培养6天。稀释培养的照片:

4.jpg

  该类纤维素降解菌比较粘稠,滤纸本身又具有吸附性,很难通过划线把它们分纯。稀释分离通过加入的土温-80降低了菌与菌之间的粘附性,再加上玻璃珠的打散作用,菌体比较分散,再通过无菌稀释,滤纸的吸附性不会影响分离结果。所以,稀释培养的方法克服了划线培养的一些弊端,能够筛出单个菌株。根据每株菌的土样来源、在滤纸板上生长的颜色、大小、生长快慢等共分离筛选出126株菌。

  2.3复筛

  初筛分离得到的126株菌分别接入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发酵产糖试验,32℃,140r/min摇床培养7天,每天测其还原糖浓度变化,从中选出还原糖产率相对高的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纤维素酶的提取与结构分析上,产酶与酶水解是分开进行的,文章的研究集中在使产酶和酶水解在同一体系中进行,所以在液体发酵试验中,直接测还原糖浓度变化,筛选能实现产酶和酶水解在同一体系中进行的高效菌株。要求所筛选的菌株能产生纤维素复合酶系,具有很强的纤维素降解活性,降解后的产物中还原糖的浓度较高,有利于后续发酵的进行。126株菌连续发酵七天,每天定时取样测得的还原糖浓度变化情况。这些菌最高还原糖产糖率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有的在第二天,大部分在第三天到第四天,也有的甚至达到七天或更多天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天数越少越有利于生产。根据测得数据,选择126株菌第三天的产糖率绘制126株菌的还原糖产率柱状图,见图1.。

  图1. 126株菌的还原糖产率柱状图

5.jpg

  根据图1可统计出,126株菌发酵三天还原糖产率在不同的范围内,见表1:

  表1 126株菌的还原糖产率范围

6.jpg

  从图1和表1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编号为3和71的两株菌的产糖率明显高于其他124株菌。其他大部分的菌株的最高还原糖产率多集中在0~10%之间。3号和71号菌的还原糖产率分别为16.34%和13.54%,将它们重新命名为HIT-3和HIT-71。

  2.4絮凝效果的测定

  将HIT-3接入上述秸秆培养基中,32℃,140r/min摇床培养3天后,糖化产物121℃灭菌20min,接入絮凝剂产生菌F6。为了验证秸秆底物与葡萄糖底物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同时做了葡萄糖发酵对比试验。30℃,140rpm摇床培养,每12小时测一次絮凝率。

  图2为絮凝率比较结果:

7.jpg

  图2.絮凝率效果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秸秆还是葡萄糖用于生产生物絮凝剂都有很好的絮凝效果,最高絮凝率分别为80.5%和90.2%。以秸秆为底物生产生物絮凝剂,发酵前期絮凝效果并不理想,直到发酵36小时之后絮凝率才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并趋于稳定。而葡萄糖发酵生产絮凝剂12个小时就能达到很好的絮凝效果。主要的原因是:絮凝菌F6本来就是利用葡萄糖培养基分离出来的,对葡萄糖底物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表现较好的絮凝效果。

  3 结论

  秸秆经微生物降解后的产物用作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底物,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但是需要根据秸秆底物的特性,筛选絮凝效果更理想的菌株。因此开发秸秆等廉价资源,实现微生物絮凝剂的大规模生产,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余燕春.加快纤维素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4):42-43

  [2] 毕于运等.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211-217

  [3] 马放等.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4):1-4

《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论文发表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文章地址: https://www.zhichengyz.com/lunwen/ligong/huagong/20144.html

我们的服务
  • 稿件预审

    快速预审、投刊前指导、专业学术评审,对文章进行评价

    立即咨询
  • 润色编辑

    校对编辑、深度润色,让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标准

    立即咨询
  • 学术翻译

    适用于语句和结构尚需完善和调整的中文文章,确保稿件达到要求

    立即咨询
  • 文章查重

    数据库包括:期刊、文章、书籍、会议、预印书、百科全书和摘要等

    立即咨询
  • 期刊推荐

    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

    立即咨询
  • 稿件格式修改

    根据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

    立即咨询
  • 协助提交稿件

    帮助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降低退稿或拒稿率

    立即咨询
  • 投稿附言指导

    按照您提供的稿件内容,指导完成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立即咨询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